-
长安食材配送中心 水果活化石-杨梅
2017-10-27五月六月杨梅满山红,硕果丰盈待君尝。自从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将杨梅写入《上林赋》,历代著名文学家多有写杨梅的诗句,盛唐诗仙李白诗曰:“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杨梅历史
杨梅的生长和栽培历史悠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的挖掘中就发现了野生杨梅核,以此推算,杨梅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以前。至于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中有“樗枣杨梅”的词句,这是南方杨梅北引到长安种植的最早尝试的记载。
1972年,在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掘出一个陶罐,内有杨梅果实和种子。经鉴定,与现今栽培的杨梅完全相同。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罗泊湾出土的西汉古墓中,也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杨梅核。汉代陆贾在《南越行记》中写道:“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据此证明,我国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至迟从西汉开始。
马王堆出土的果实(含杨梅)
古诗中的杨梅
白居易有写杨梅花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天明来,夜半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时朝霞无觅处。”
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北宋诗人苏东坡也曾盛赞杨梅:“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后来陆游有杨梅诗:“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
明朝礼部尚书、余姚人孙升在京为官为稻梁谋,分身乏术,想到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心中极度郁闷,写下:“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
杨梅主产地
杨梅树仲春开花,初夏果熟。《本草纲目》云:“杨梅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然而细分下来,我国杨梅品种又远出于此。浙江作为特产之地,仅其一省即有八十余个,其中翘楚如东魁、火炭、黑炭、晚稻等,已是名扬四海的甘美之物。据说全国最优的杨梅产地即是在慈溪灵湖至余姚马渚之间的一片丘陵地带。
素有”杨梅之乡”之称的余姚市三七市镇,人工栽培杨梅已有1300余年历史,野生杨梅更有7000余年历史,余姚产之荸荠种,果形大,刺尖密,色赤,核微扁,味极甜美,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大文豪苏东坡曾云:”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杨梅酒
与梅子一样,杨梅也多用以制蜜饯或酿酒。汉朝东方朔《林邑记》即载杨梅酒的做法:“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時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后又演变出各色如醉杨梅、杨梅烧酒,技法上也有所改进。除白酒外,盐与杨梅也是绝配,熏杨梅、杨梅干等制品过程,盐可谓举足轻重,纵是新鲜杨梅,也须得淡盐水浸泡除虫,且令口味更为鲜美。